各学院及2025届毕业生:
按照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我校建立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认真开展就业监测工作,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现将我校2025届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登记人员范围
预计2025年取得毕业资格(含结业)的所有本科生、研究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港澳台学生、留学生自愿办理。
二、登记时间安排
毕业生落实毕业去向后(已确定升学学校、工作单位等),请及时登记毕业去向信息。
2025年6月10日前,所有毕业生(含未就业毕业生)均需根据当时毕业去向情况登记毕业去向信息。
登记后,如果毕业去向情况发生变化,请及时更新毕业去向信息。
三、登记流程和内容
(一)确定毕业去向类别
毕业去向包括就业、升学、未就业。其中,就业包括单位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包括境内升学、境外留学,未就业包括待就业、暂不就业。毕业去向细分类别详见《附件1:毕业去向类别界定及登记情况说明》,请毕业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毕业去向类别,并准备相关的就业证明材料。
(二)登录登记平台
登记平台为: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平台“毕业去向(转档)信息登记”栏目。登录方式有两种:
1. 通过电脑端“北京体育大学就业创业信息网(//www.veryskanurl.com/)”登录。毕业离校前,在“学生”登录窗口,以“统一身份认证登录”方式登录;毕业离校后,在“校友”登录窗口,以账号(学号)、密码(默认为身份证号后八位)方式登录。
2. 通过手机端“北体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学生服务”栏目登录。需要绑定毕业生个人账号信息。
(三)填报毕业去向相关信息
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毕业去向类别,点击选择登记平台中相应的毕业去向栏目,填报相关信息,并上传相关就业证明材料。填报内容主要包括:
1. 毕业去向信息
每一种毕业去向类别填报的内容不同,请根据页面提示完整、准确、规范填报相关信息。
注意事项:签就业协议(三方)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单位用人证明(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的“工作单位名称”要具体完整,和公章保持一致。
2. 档案转递信息
毕业生可以申请毕业离校时集中统一转寄档案或申请毕业离校后档案托管在校。
注意事项:
(1)如果档案需要去工作单位或升学学校,请与单位确定详细的档案转寄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收件人等信息,档案转寄信息不确定的,可以申请“毕业离校后档案托管在校”,待确定后再申请转档。
(2)如果档案不能去工作单位、升学学校,一般应回生源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档案转寄信息应填写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相关信息,可以点击页面中的“生源地档案转寄单位查询”按钮查找、添加。“档案转寄单位收件人姓名”不确定的,可填写“档案室”或“负责人”。建议学生电话咨询生源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相关信息进行确认。
3. 户口迁移信息
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户口情况选择相应的户口迁移安排选项。
注意事项:
(1)户口迁移地址要完整准确,应包含省市,例如:山东省**市**县******。如果户口需要迁回生源地:户口迁移地址一般以家庭户口本第一页地址一栏为准。
(2)如果选择户口托管在校的,托管时间为2025年7月1日至2027年6月30日。托管期间,户口只能用于办理与就业有关的手续。托管到期后,毕业生未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按照“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的原则,户口将被北京市户籍管理部门强制迁出,户口迁移证将保留在学校保卫部。
(四)保存打印毕业去向登记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毕业生提交毕业去向信息后,系统自动生成《毕业去向登记表》,毕业生可保存备查。
毕业去向为自由职业和单位用人证明的毕业生,需打印《毕业去向登记表》,签字后交辅导员审核。其他毕业去向的毕业生不需要打印纸质毕业去向登记表。
(五)学院审核
毕业年级辅导员等学院就业工作人员电脑端登录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平台(//www.veryskanurl.com/)学院管理账号,在“毕业生管理/毕业去向(转档)信息登记”栏目学生列表中,点击学生对应的“审核状态栏”,可查看学生提交的毕业去向信息。请根据学院掌握的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及毕业生上传的证明材料,对毕业生填报的信息进行审核。
自由职业和单位用人证明的《毕业去向登记表》(需学生本人及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负责人签字确认)、相关证明材料、《自由职业情况汇总表》,交就业中心(南办102室)。
(六)学校复审
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对学院审核通过的毕业去向信息进行复审并锁定。
(七)学校报送毕业去向相关信息
1.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按要求定期将毕业生毕业去向信息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2.6月3日,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将毕业生户口迁移信息报学校保卫部,保卫部为毕业生集中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毕业典礼前集中办理的户口迁移卡发到学院。
3.6月18日前,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将档案转寄信息报学校档案馆,档案馆为毕业生办理档案转寄手续。
(八)登记后修改毕业去向信息方法
有三种方法,如果在6月18日之后申请转寄档案,必须采用第二种方法。
方法一:毕业生点击就业管理平台“毕业去向(转档)信息登记”栏目,点击页面上方的“核查我填报的毕业去向 >> 进入”,进入已填报毕业去向信息的页面,在页面底部点击“申请退回”,学校审核退回后,毕业生可填报新的毕业去向信息。
方法二:毕业生点击就业管理平台“转档申请”栏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转档类别”,转档申请通过后,毕业生可填报新的毕业去向信息。
方法三:毕业生将需要更新的毕业去向信息及证明材料发送给学院或学校就业工作人员,授权学院或学校就业工作人员代为修改毕业去向信息。
四、工作要求
(一)要深刻认识毕业去向登记工作的重要性
毕业去向登记工作是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是构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及时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进展的现实需要,是强化就业反馈招生培养促进供需适配的枢纽环节,是为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的重要支撑。各学院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毕业去向登记工作,切实增强做好毕业去向登记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要准确把握去向类别,及时规范做好登记工作
各学院要准确把握毕业去向类别的界定标准,指导毕业生及时规范按要求登记毕业去向信息及档案、户口转寄信息,实现去向落实一人登记一人,并根据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各学院要把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作为工作主线,对照毕业去向类别界定标准,严格审核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材料和去向信息,杜绝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三)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要求
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就业工作“四不准”规定,即: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学校建立监督举报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如发现有违反“四不准”规定和弄虚作假的情况,可向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反映,一经查实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电话:010-62989251、62989566
附件1:毕业去向类别界定及登记情况说明
附件2:2025届毕业生“自由职业”情况统计汇总表
附件3:运动员现役证明
附件4:用人单位聘用证明
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2024年10月29日
附件1:毕业去向类别界定及登记情况说明.docx
附件2:2025届毕业生“自由职业”情况统计汇总表.docx
附件3:运动员现役证明.docx
附件4:用人单位聘用证明.docx